一、历史沿革
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智慧农业系,始建于2006年,于2007年开始招生。下设智慧农业本科、园艺本科、园艺专科、设施园艺大专班。园艺专业为学校重点建设专业。2020年,调整为园艺系,下设园艺植物栽培生理,园艺植物种质资源两个教研室。智慧农业专业是2021年获教育部批准的全国首批招生专业,2021年开始招生。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现代农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需要,并能主动服务新时代“三农”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具备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三农”情怀、开拓精神、实践能力和发展眼光,并拥有现代农业所需的,能胜任现代农业及相关领域的产业规划、经营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的农学与大数据、物联网等专业深度交叉融合的复合应用型智慧农业人才。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和扎实的生物学基础,掌握现代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学科前沿,提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具有健全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的知农爱农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学生可获得园艺作物栽培管理、新品种选育、设施环境调控、产品贮藏加工等基础技能,并受到现代农业、智慧农业、绿色农业等新思想的引领,实现都市园艺、休闲园艺、园艺疗法等多学科的交叉培养,使学生具有在园艺业相关领域和部门从事生产、管理与技术推广研发、农业自动化、物联网应用等相关工作的能力。
智慧农业专业优势在于学习农业从产前、产中、产后农产品生产与流通过程所有的相关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技能,目前智慧农业人才的供应量与岗位招聘需求量比大于1:100,此外智慧农业是跨学科跨专业深度交叉融合的专业,具有广阔的就业和考研深造的空间。
三、优势特色
智慧农业专业是内蒙古民族大学经教育部正式获批的全国首批智慧农业专业。 智慧农业专业是顺应我国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满足国家重大需求以及“新农科”建设的专业背景下开设的,是在传统农科专业基础上,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现代农业管理来改造传统农学专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业智能化的新兴专业。
智慧农业所有核心课程均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其中“植物生理学”课程为自治区精品课程,“设施园艺学”为校级精品课程,“园艺植物组织培养学”为校级优秀课程,“植物学”“遗传学”“植物生理学”为校级在线开放课程。
园艺业的发展强调园艺产品的优质、安全和品牌,不断提高专业化、产业化、标准化程度,加快普及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生产技术;园艺产品加工业逐渐向深加工发展,增加园艺产品的附加值,进一步提高园艺生产的综合效益;园艺生产与旅游、医疗等第三产业紧密结合,形成交叉性的新兴产业,充分发挥了园艺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智慧农业是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现代农业新模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师资力量
承担智慧农业和园艺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的教师22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6人,具博士学位15人,硕士生导师8人;获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人,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二层人选3人,3名教师荣获市校合作优秀教师称号,3名教师遴选为内蒙古民族大学优秀主讲教师。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合理,教学、科研力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