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14日,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内蒙古民族大学)(以下简称“示范中心”)建设研讨会暨第二届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在霍林河校区励志楼111会议室举行。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化学化工学科组组长、南京大学张剑荣教授,教育部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应用化学协作组负责人、山东大学张树永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吉林大学郭玉鹏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管理工作分会常务理事、陕西师范大学李保新教授,教育部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大连理工大学姜文凤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大学宋其圣教授,教育部大学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杜凤沛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兰州大学惠新平教授,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厦门大学)荣誉主任、厦门大学任艳平教授,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南开大学)主任、南开大学邱晓航教授,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内蒙古民族大学)主任、内蒙古民族大学段莉梅教授,学校研究生处(院)、国资处、仪器设备与实验室管理中心等职能部门领导(示范中心建设和运行管理委员会委员),化学与材料学院党委书记格日勒图、院长刘景海、副书记喜杰、副院长宋娟娟以及示范中心骨干教师等60余人参加了会议。开幕式由教务处处长王泰主持。
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裴志利出席会议并致辞。他表示,作为自治区化学学科唯一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各位专家热心指导和全力支持下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祖国北疆民族地区发挥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他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学校办学定位、发展历程、师资与生源结构、教育教学成果和人才培养成效,介绍了示范中心接受自治区教育厅专家组对示范中心5年来建设成效的入校考察情况,并就进一步加强示范中心软硬件条件投入、聚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创新实践育人模式、拓展示范辐射范围,建设特色鲜明、示范引领成效突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地方院校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提出了要求和希望。
张剑荣教授在讲话中介绍了全国高校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整体建设和发展情况,指出在内蒙古民族大学建设示范中心对提升民族地区高层次化学人才培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实践育人水平、发挥区域示范辐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他希望,示范中心能够在内蒙古民族大学几代领导和化学人的共同努力建设下,亮点特色更加鲜明、示范辐射功能更加突出、教学模式更先进、育人成效更显著。
裴志利代表学校,为示范中心第二届教学指导委员会(简称“教指委”)主任委员姜文凤教授,委员任艳平教授、宋其圣教授、杜凤沛教授、惠新平教授、邱晓航教授和刘景海教授颁发了聘书;为段莉梅教授颁发了示范中心主任聘书。同时,为化学与材料学院教学咨询委员会委员张剑荣教授、张树永教授、郭玉鹏教授和李保新教授颁发了聘书。
开幕式后,示范中心建设研讨会专家报告分别由姜文凤教授和段莉梅教授主持。张剑荣教授、张树永教授、李保新教授和郭玉鹏教授分别做了题为“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与实验教学改革”“关于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改革发展的几点思考”“实验创新,安全先行”“传承、创新、引领——浅谈化学学院实践育人”的专题报告。各位专家的报告理念先进、内容丰富,对示范中心教师开拓建设思路、提高管理水平、推进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提升实践育人水平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裴志利致辞

南京大学张剑荣教授讲话

教务处处长王泰主持会议

聘任示范中心第二届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聘任示范中心主任

聘任化学与材料学院教学咨询委员会委员

张剑荣教授作报告

张树永教授作报告

李保新教授作报告

郭玉鹏教授作报告

姜文凤教授主持报告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