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下午,化学与材料学院2023级化学师范生化学教育社会实践课工作启动会暨内蒙古民族大学与明仁小学共筑科学教育新篇章在理工楼523多功能教室成功举办。副院长宋娟娟、化学专业负责人周维磊、社会实践课负责人徐玲、指导教师代表孙晶晶及2023级化学师范专业全体学生参加会议。会议由徐玲老师主持。
本次化学教育社会实践课依托于我校与通辽市明仁小学共建科学教育基地的合作背景及我校成立的STEAM工程教育中心开展。启动会上,徐玲首先就本次实践课的工作安排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部署。她强调,教育实践是师范生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是同学们从理论走向实践、从学生迈向教师的重要桥梁。她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实践任务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明确实践流程,包括分组安排、教案撰写、试讲演练、辅助教学及班级管理等环节,确保实践过程环环相扣、循序渐进。二是严格执行“双导师”制度,明确了校内指导教师与小学实践导师的职责分工与协作机制,要求同学们主动加强与两位导师的沟通。三是强化纪律与安全,要求同学们严格遵守明仁小学的规章制度,注意人身、交通与课堂教学安全,自觉维护学院良好形象。最后,她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实践机会,在实践中提升教学技能,培养教育情怀,为今后从事教育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随后,宋娟娟对本次实践课中融入的STEAM教育项目进行深度解读。她指出,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STEAM(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教育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必然趋势。她强调,本次实践课不仅是常规的教学演练,更是一次将大学化学专业知识与前沿教育理念相结合,在真实教学场景中探索和实践STEAM项目式教学的重要机会。这对于培养顺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卓越化学教师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她希望同学们能充分利用此次机会,积极尝试设计跨学科的趣味化学实验和探究活动,激发小学生的科学兴趣,在实践中深刻理解STEAM教育的核心内涵,提升自身的创新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

本次启动会明确了实践任务与要求,深化了同学们对教育实践,特别是STEAM教育理念的认识,为2023级化学师范生社会教育实践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化学与材料学院将持续深化“U-G-S”(大学-政府-学校)协同育人机制,着力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学识、卓越教学技能和深厚教育情怀的基础教育师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