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院
  • 网站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机构设置
    • 领导班子
  • 党建工作
    • 党支部建设
    • 党风廉政
    • 理论学习
    • 综合治理
    • 工会工作
  • 师资队伍
    • 师资队伍
    • 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
    • 实验教师
    • 师德师风
  • 本科教学
    • 专业设置
    • 实验室
    • 培养方案
    • 实践教学
    • 一流课程
  • 学科建设
    • 学科概况
    • 导师简介
    • 研究生成果
  • 科研工作
    • 科研团队
    • 科研立项
    • 科研成果
    • 科研平台
  • 乡村振兴
  • 团学工作
    • 团支部工作
    • 班级建设
    • 团学组织
  • 招生就业
    • 招生工作
    • 就业信息
    • 创新创业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机构设置 领导班子
  • 党建工作
    • 党支部建设 党风廉政 理论学习 综合治理 工会工作
  • 师资队伍
    • 师资队伍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实验教师 师德师风
  • 本科教学
    • 专业设置 实验室 培养方案 实践教学 一流课程
  • 学科建设
    • 学科概况 导师简介 研究生成果
  • 科研工作
    • 科研团队 科研立项 科研成果 科研平台
  • 乡村振兴
  • 团学工作
    • 团支部工作 班级建设 团学组织
  • 招生就业
    • 招生工作 就业信息 创新创业
本科教学
专业设置
实验室
培养方案
实践教学
一流课程
专业设置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本科教学 专业设置

农学专业介绍

   |  【  大    中    小  】  |  【 打印 】 【 关闭 】

农学系始建于1980年,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培养了一批知名学者、农技代表及企业家。长期以来,农学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秉承“博学明理、崇德至善”的校训,扎根北疆,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以“新农科”建设为抓手,以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目标,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上取得较大的成绩。

农学系现有专任教师21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0人,教授6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7人,梯队教师1人荣获全国优秀教学工作者荣誉称号,1荣获自治区教学名师荣誉称号,1人荣获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2人荣获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2人入选自治区草原英才计划,2人入选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1人入选二层次,1人入选内蒙古自治区高校青年科技英才,2人荣获全国农学院华北片区首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6人被遴选为内蒙古民族大学科尔沁学者,4人为内蒙古民族大学青年骨干教师,6人在国家相关学会中担任理事。

农学系农学专业2000年被列为校级重点专业,2007年被遴选为自治区级品牌专业,2010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2019年被遴选为自治区一流专业,2021年遴选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我校7个国家特色专业之一。现有作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农艺与种业专业硕士点1个,其中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于2008年被评为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作物学学料2019年入选国家民委重点学科。拥有国家一流课程1门,自治区一流课程1门,校级一流课程1门。

农学系教师先后获得国家优秀教学质量二等奖1项,自治区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国家农牧渔业丰收计划一等奖1项,自治区农牧丰收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通辽市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先后创造了1241.09kg/亩的春玉米高产纪录、杂交大豆制种111.7kg/亩的高产纪录。“玉米无膜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2018年~2025年连续8年入选自治区农牧业主推技术,2021年和2023年入选全国农业主推技术。育成自治区审定玉米品种3个,大豆品种1个,国家登记高粱品种4个,自治区登记大麦品种2个,其中内甜糯103和内甜糯2号2个玉米品种实现转化,转化金额累计65万元。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内蒙古自治区“揭榜挂帅”、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兴蒙重点专项、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科研项目、市校合作项目70余项。

农学系每年招收本科生约100人、硕士研究生约50人。近年来,农学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加各类比赛,学生主持的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遴选为国家级4项,省级5项;主持或参与中国大学生互联网+大赛获自治区金奖5项,校级金奖7项,银奖4项,铜奖2项。近五年,约58%学生考取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宁夏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等相关院校硕士研究生;还有部分毕业生到事业单位、公务员和国企等单位就业。我系培养的毕业生品德优良、吃苦耐劳、作风踏实、热爱三农,具有较高社会认可度,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为地方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上一篇:

暂无

下一篇:

智慧农业专业介绍

书记邮箱:zhangxiaoli@imun.edu.cn    院长邮箱: jjy509628@163.com
Copyright © 2025    地址: 内蒙古自治区 通辽市 科尔沁区 西拉木伦大街996号     电话:0475 0000000    邮编:02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