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化学与材料学院物质结构教研室本学期开展第二次教研活动

2023-10-30 09:20 0

10月26日下午,在医学楼124会议室,物质结构教研室开展了2023-2024学年秋季学期第二次教研室活动,物质结构教研室与纳米创新研究院党支部全体成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首先,由党支部书记庄全同志带领大家共同学习《关于推动内蒙古自治区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文件,同志们就《意见》指出的明确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转变方式、调整结构、改革开放、塑造优势、底线思维、保障安全、保障民生和凝聚民心等内容展开了广泛的讨论。接着大家共同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之(17. 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式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18. 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19. 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三个内容。党支部书记庄全同志对创建坚强堡垒“模范”支部相关工作又进行了安排部署,并表示要不断坚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促进教研室教学科研工作有机融合、协同发展。

随后,教研室又开展了“心系评估,评建有我”“课程思政建设”和“学术围炉”三个主题活动,教研室全体教师集体学习了关于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文件,对开展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意义、内蒙古民族大学及化学与材料学院的办学定位理念、审核评估程序、期间需注意的各项事宜等有了更为深入的认知。大家结合课程大纲中的课程思政目标内容、如何搜集和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如何有效融入课程思政等方面进行了热烈讨论。

最后,在物质结构教研室特色的“学术围炉”活动中,刘雨双老师介绍了生物传感小组近期发表在中科院一区Talanta期刊上《Chitosan modified graphene field-effect transistor biosensor for ultrasensitive procalcitonin detection》的最新科研成果。指出本团队构建了一种基于壳聚糖修饰的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CTS-GFET),用于降钙素的超灵敏检测。该传感器展示了较宽的检测范围(1 ag/mL ~ 10 pg/mL),检测限为0.82 ag/mL。与传统的基于1-芘丁酸琥珀酰亚胺酯修饰的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相比较,CTS-GFET的检测性限提高了3倍。此外,该传感成功实现了对血清样本中PCT的超灵敏检测,表明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潜能。

会议现场